中轉站滲濾液系統
● 垃圾中轉站廢水特點
1.高COD濃度
垃圾滲濾液COD濃度一般在40000-80000mg/L左右,但可生化性較好,一般BOD/COD大于0.4。
2.高氨氨濃度
氨氨濃度較高,一般在1000-3000mg/L,生化系統需要充分考慮氨氨降解及硝化脫氮。
3.高SS濃度
滲濾液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無機類固態物質,一般在10000mg/L以上,應在預處理中予以去除,以減小對后續處理系統的影響。
4.含油脂
生活垃圾中通常夾雜有餐廚廢棄物,導致垃圾滲濾液含有一定濃度的油脂(100-3000mg/L不等),油脂水解后的產物-長鏈脂肪酸的累積會對后續生化反應產生毒性效應并抑制厭氧細菌的活性,且易造成膜污染加劇。
5.含鈣和鎂離子,易結垢
滲濾液中的重金屬離子與鹽份含量較高,電導率可高達30000--40000 μs/cm,其中鈣鹽和鎂鹽是厭氧污泥鈣化和管道結垢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對反應器的設計著重考慮排砂與管道清理維護的方便性。
● 產品技術特點
基建費用低,基本不需要土建
高效穩定、耐沖擊負荷強
智慧服務,大數據管理系統
● 垃圾中轉站廢水處理效果
單位:mg/l |
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等級標準 |
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
|||||
等級或標準 |
A等級 |
B等級 |
C等級 |
一級標準 |
二級標準 |
三級標準 |
|
A標準 |
B標準 |
||||||
(BOD) |
350 |
350 |
150 |
10 |
20 |
30 |
60 |
排放條件 |
末端有 再生處理 |
末端有 二級處理 |
末端有 一級處理 |
回用水 標準 |
排入地表水Ⅲ類 海水Ⅱ類 |
排入地表水Ⅳ、Ⅴ類、 海水Ⅲ、Ⅳ類 |
排入非水源 保護區 |
參考數據 |
垃圾中轉站滲濾液(COD)在10000-70000mg/m3以上,不允許直接排入市政管網(生活污水處理廠),需特殊處理。生活污水(BOD)在200PPM左右,允許直接排入市政管網。 |
上海崇明島垃圾中轉站項目為國內首例成功運行案列
● 工藝流程
中轉站廢氣氣源來自垃圾站及配套污水生化處理系統,廢氣組分復雜,相對濃度較-般,擬定處理工藝為:生物處理1段→生物處理2段→紫外光催化氧化。
聯系信息
地址:
南通市崇川區崇川路58號6幢12樓
郵箱:
在線留言
Copyright ?2020 南通潤澤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蘇ICP備11087555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通